【君子志道】吴慰慈:身教言传,垂范学林

发布单位:离退休工作部            发布时间:2015-01-05

编者按:“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君子治学处事,立志高远却又基础扎实,胸襟开阔更能兼察微理。北大老前辈们用自己的人生为这种君子之风做了很好的诠释。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离退休工作部启动了“君子志道”专题访谈活动,走访了一批离退休老同志。

在这些交织着历史沧桑和个人生活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在历史长河中北大人默默担当的身影,感受到了北大人浓郁沉淀的家国情怀,体会到了北大精神的深厚源长。本期“君子志道”访谈专题,将带我们一起走进北大老前辈们的朴实与精彩。

他从安徽枞阳走来,携带着小村的宁静和朴素,几十年的著书立说奠定了他在图林的重要地位;他从北京故都走去,沾染着古城的厚重与典雅,以心育人桃李天下,成了师中的典范。

――题记

一双浓眉,眼含笑意,一副眼镜半架在鼻梁上,看向前方时,需要睁大眼睛,微皱眉头;虽已年近八十,头发花白,走路蹒跚,我们却还能依稀辨认出他年轻时的帅气模样,从他的穿着中感受到他的严谨与认真。这便是我们的吴慰慈老师了。2005年,他同汤一介、马克?等一起被评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吴慰慈夫妇

任职天津,砖块为枕

1957年,吴慰慈从家乡枞阳县考入北京大学,成了当时全县唯一的北大生,他抱着“可以多读书”的心态选择了图书馆系(信息管理系的前身)。四年后,他从图书馆系毕业,依照当时的安排,被分配至天津图书馆研究与辅导部。工作主要是研究和培训,其中又以培训为主。当时的中国,一切都刚刚起步,“专业人才不专业”是常态,图书馆领域也不能避免。所以,吴慰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全市范围内授课,培训图书馆领域的专业人才。

为了准备一份充实的讲稿,使得理论和实践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吴慰慈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天津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他甚至于跑到基层图书馆去收集案例,与那里的工作人员交流。

“我像小学生一样问他们,你是怎么做的?然后拿着笔,记录下来。”当时一周六天工作日中,他有四天在外面奔波,所以只能在晚上整理资料,编写讲稿。他琢磨着怎样把抽象的理论和现实的案例结合起来,常常干到深夜两三点。

为了不影响同宿舍的同事休息,后来,他就索性睡在图书馆里面。“我找了一块砖,在上面铺了一张白纸,这样就有枕头了。”他把砖块当枕头,把阅览室的桌子当床,睡得倒也踏实。但有一次,本想打个小盹的他,刚睡上去没多久,一翻身就从桌子上掉下来,摔醒了。虽时隔四十年,他的爱人武医生提到这段,还是忍不住生气:“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呀,连觉都不好好睡!”

当时天津图书馆还没有空调,每当夏夜,燥热难耐,吴慰慈就找了一个大木盆,盛满水,把脚放进盆里去,这样他就可以继续工作了。

有耕耘便有收获。很快,凭借着丰富的内容、清晰的思路,他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当时他的讲座常常座无虚席,时任馆长则直接称他为“小专家”。天津图书馆领导们都很重视他,十二年中,他多次受到表彰和提级,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是罕见的。

虽然吴慰慈在天津的工作非常顺利,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重用,但是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一方面,他热爱教学工作,虽然他可以时常出去讲座,但毕竟不同于教学;另一方面,他的爱人武医生一直在北京工作,两人从结婚起就异地分居,这对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困难。

后来几经周折,吴慰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燕园。回到燕园的吴慰慈非常高兴。在他看来,在天津自己实际处于一种输出状态,到了北大才真正地有了大的提升。他认为,正是北大厚重的学术传统与科学精神哺育了他,把他带到学术的巅峰。

“如果说每个人一辈子都有个转折点,那么1973年回到北大,毫无疑问就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学术超人,无假无休

在天津的时候,吴慰慈采访过一位老工人。这位工人是当时全国学习哲学的典范。通过和老人的交流,吴慰慈得到启发,开始阅读大量的哲学书籍,其中尼采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尼采强调人要有坚强的意志,主张超人哲学。吴慰慈则总结为“人生得奋斗,不奋斗的话什么事都做不成。”尼采的超人哲学成了吴慰慈的精神动力,造就了他的奋斗精神。

对于很多人来说,学生时代保持勤奋和踏实精神还不算太难。但是工作后,随着生活负担的逐渐加重,社会事务的日益繁杂,不少人会生出懈怠懒散之心。但是对于吴慰慈来说,学术就是生活,生活也是学术。春节的时候,别人都在过年,他却一直在看书钻研,三十晚上,大年初一对他来说,和平日并无两样。

“我没有休息日,也不知道哪天该休息。”吴慰慈将其视为一种习惯,“不看书不写作就觉得浑身不舒服,整天都会不自在”。

“他生病都不去看病,还是我去办的手续,拿着各种化验单找医生,医生说‘病人呢’,我说‘来不了’。”武医生禁不住插话。

吴慰慈的爱人武医生是部队医生。在岗时,她们单位每年都有新年晚会,吴慰慈却总是割舍不下手头的工作;退休后,武医生单位组织退休人员每年参加一个月的疗养和旅游,可以带家属,但是吴慰慈也仍是抽不出身。

“他就是怕占时间。结婚五十年了,我俩就只看过一次电影,那时候我们单位周周都放电影,叫他,他就是不去。我说他,他也不吭声,埋头看他的书,写他的文章。我说他这人就是没情趣。”武医生有些埋怨。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遗憾于未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但也正是得益于长期的勤勉与努力,吴慰慈的学术研究逐渐结出了众多丰硕的果实。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吴慰慈一直关注和跟踪国内外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悉心总结图书馆学研究中具有方向和趋势性的问题。1991年吴慰慈发表了论文《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概述》,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他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思想,从理论发展、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学科性质、体系结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路向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剖析,成为学科基础理论的纲领性文献。同年,他还发表了论文《八十年代中国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对十年来的基础理论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精辟的概括,总结了特点,指出了问题,并指出今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要正确认识的五方面问题。这对于客观地评价那个承前启后年代的图书馆学研究,无疑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吴慰慈认为,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于图书馆工作实践,是图书馆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他指出,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图书馆学研究人员的指导思想。创造性的想象力不是凭空诞生的,也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得到的,其最终源泉是参与社会实践。为此,2003年吴慰慈撰写主题论文《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思考》,以相当的篇幅,重点讨论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人们的认识,化解了学界的争执。

吴慰慈也认识到,信息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图书馆学理念、研究范畴、研究方法以及理论体系的深刻变化,为此,图书馆学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拍,应对环境的变化,保持对环境变化高度的敏感,并主动适应和调整。在这样一种变化的环境下,从1999年起,吴慰慈开始关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学新的知识生长点的问题。他敏感地抓住学科发展的一些动向,从学科建设的需要出发,从图书馆事业建设的需要出发,从国际图书馆学研究的背景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方向性的研究选题。1999年,吴慰慈撰写论文《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现状及展望》,提出了网络化成为图书馆自动化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的观点,深度总结了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的发展前景,对联合采购、联合存贮、联机编目、联机检索、馆际互借、联合建库等都有详细的阐述。2000年,他在《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一文中,提出图书情报学四个方面的新的知识生长点,即文献构建研究、元数据研究、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管理研究,并进一步从多个方面提出图书馆传统研究领域的演进趋向。进入21世纪以来,他进一步主张将信息资源建设和网络传输的版权问题纳入图书馆学今后重要的研究范畴,拓展了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适应了学科不断发展和超越的需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与张久珍博士合作出版的《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一书,全面阐述了新技术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传统研究领域的影响,剖析了新技术对图书馆馆藏建设、读者服务等业务领域的影响。该书中的一些重要结论已经在学界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指导和推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强大推动力。

可以说,吴慰慈一生在图书馆情报学领域辛勤耕耘,孜孜以求,潜心探索,最终在学术上有了颇多建树。据不完全统计,他累计出版了17部专著(包括合著),发表了320余篇论文。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的统计显示,在“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中吴慰慈论著被引率名列前茅。中科院教授初景利不无感慨地说:“先生的许多成果成为图书馆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多年来一直引领我国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指导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方向,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提携后学,亦师亦友

虽说一生成果丰硕,担任过很多重要职务,但吴慰慈最自豪的是做老师,最开心的是教书。退下来以前,每年吴慰慈都为学生授课,既为本科生主讲“图书馆学概论”“图书馆藏书”,也为研究生开设了“文献资源建设专论”“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源”“宏观图书馆学”“图书馆学前沿讲座”等专业课程。

吴慰慈认为,要想真正成为一位好老师,必须对自己执教的专业有极大的兴趣,兴趣是深入研究的前提。只有自己研究得深,才能把课讲得充实生动。比如“图书馆学概论”这门课,内容比较广泛,如果讲得过于抽象,必然使同学们失去兴趣。吴慰慈讲授这门课的一大特点便是“研究为了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把授课中的一些抽象问题和图书馆情报工作实践相结合,使同学们觉得的确是学有所用。这门“图书馆学概论”课程,他一讲就是40年。40年间,课程讲义他改了40遍,写了40份讲稿,“常改常新”成了他的口头禅。2006年3月,这门课程最终以高票当选为国家级精品课。

“你要对得起学生,怎么算是对得起学生,那就是你讲的东西对他有用。”

对于他的门下学生,他更是要求严格、悉心指导,每隔一段时间,就与学生一起探讨他们各自的研究,分析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方向,指出学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生病期间,他依然坚持一字一字帮学生们修改论文。40多年间,他培育了博士生、硕士生共60余名。

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吴慰慈认为应该培育年轻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不仅要把前人的思想和成果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言传身教教会他们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因此,他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不囿于已有的学科概念,不怕与盛行一时的观念相左,要善于走自己的路。他经常与研究生讨论阶段性成果,告诉他们不要认为导师的话就是正确的,要勇于交流不同的意见。

吴慰慈关心学生的学术,也关心学生的事业和生活。他为学生操心甚广,甚至有时候免不了关心他们的婚姻和家庭。他的一名博士,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但丈夫在上海工作。二人分居两地,时间久了,便心生抑郁。吴慰慈知道后,和爱人武医生把学生请到家里,做她的开导工作,并帮她协调办理调任上海工作的手续。来自香港的博士研究生杨继贤说:“我经历过的师生关系都是比较平面的、一对一的关系,就是和某一位老师非常熟悉了,也不等于认识老师的其他弟子,每个学生似乎都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和其他人不发生联系。但在吴老师师门中,人际关系却是立体的、实在的和生动的。老师的所有学生就像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姊妹一样,互相关怀,互相扶持。”

吴慰慈不仅关爱自己的学生,也很注重提携别的青年才俊。在组织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时,他总是不忘邀请一些青年学者,为这些青年人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学术成果的论坛。吉林大学教授毕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吴老虽未纳我于门下,但吴老对我的提携和鼓励成为我治学生涯中的一盏明灯。”

为什么如此热心地提携后学呢?吴慰慈说要为学科的长远发展考虑。“治学更重要的是提携后学,要爱惜人才,帮助他们成长。眼光要放远一些,为整个学科着想,这样学科的发展才有后劲。不能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和谐于心,宽厚为人

1996年,吴慰慈开始担任信息管理系的主任。在履职过程中,他努力勤奋,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头,想干一件事非干到底,不干好不罢休。正是凭着这股“不罢休”的劲头,吴慰慈孜孜以求,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受到了校领导和兄弟院校的好评。在他的推动下,信息管理系设立了情报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图书馆学成了国家重点学科。

在工作实践中,他感受最深的、最难得的就是来自同事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他认为和谐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作为系的主要负责人,他努力维护班子成员关系的和谐、同学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图书馆学学术共同体内外部关系的和谐,乃至教师家庭关系的和谐。也正是他和别人相处珍视和谐,努力在他所能参与和影响到的范围内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友善的社会氛围,才赢得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较为丰富和平实的人生。

1996年,吴慰慈刚当系主任时,学校给他们分配了几间办公用房,当时有人建议改善一下主任办公室,用以改变主任、副主任、主任助理四人挤在一间小房的状况。但被吴慰慈坚决拒绝了,“大伙都这样挤在一起,我没必要和大家不一样。”他认为既然其他老师们也都是很多人共用一间办公室,自己没必要搞特殊化。

他总是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他把老师们的需求划分为三类:职业、学术、生活,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帮助老师们解决困难,每位老师的情况他都心中有数,他常常找他们聊天,帮助他们协调处理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难。

每次系里有年轻老师出国时,他都会和他们聊天,告诉他们所要去的学校什么地方比较强,老师们在那里应该学习什么,要听哪些课程等。“你得让他带着任务去,这样他学成归来后,才会对系里有帮助。”而每当这些老师访学归来后,吴慰慈都会组织全系老师听年轻老师的访学汇报,给予了这些老师们充分的尊重和重视。这样的安排不仅促进了年轻老师的进步,也对信息管理系的学科建设大有裨益。但是作为主任的吴慰慈因此花去了不少时间。

吴慰慈不仅关爱年轻的老师,对于系里退休的老师们,他也十分牵挂。系里有个老教授关懿娴是吴慰慈的老师,曾经讲授过“西文编目”课程,对吴慰慈影响很大,“人特别好,思想特别高尚,我很佩服她”。当时,系里为主任吴慰慈配置了沙发,吴慰慈却直接把沙发送给了关先生,自己则坚持坐椅子。

吴慰慈治学扎实,热爱学生,他一生都在遵循着自己“踏实为学,宽厚为人”的信条,堪称学中翘楚、师中典范,他身上具有典型的北大学者的睿智与博大。虽然,他已年近八旬,但依然笔耕不辍,坚持每天读书学习。他说北大哺育了他,他应该为北大多作贡献。(文/北京大学离退休工作部特约记者 缪亚敏)

记者手记:

采访吴老师前,为准备采访提纲,我们去信息管理系图书馆查阅吴老师的书,信管系图书馆老师得知我们要采访吴老师非常高兴,拉着我们讲了很久,“德高望重,谦和热情”是这位老师对吴老师最深刻的印象。

因为这位老师的讲述,我们的紧张感消失大半。而如其所说,吴老师的确是个谦和宽厚的长者,两次约采访时间时都一再强调以我们的时间为准,让我们不要耽误学业。聊天时,他给我们泡上一杯普洱茶,说可以驱寒。为了带我们吃顿好吃的,他和师母武医生提前几天去试吃了一次,然后才定的餐,而那家餐馆离吴老师家要坐三站公交,这让我们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十分感动。

“做学问要扎实,做人要宽厚”是吴老师在聊天中反复告诫我们的话。在每天都面临众多选择与诱惑,略微有些浮躁的研究生生活中,这句话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鞭策。

人物简介:

吴慰慈,1937年生,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人。196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图书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信息传播研究所所长。2005年,被评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全国高校图书馆学基础课程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第一部图书馆学基础教学大纲的主要执笔者和第一部示范性教材《图书馆学基础》(1981年)的主要参与者。一生出版著作17部,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是多家核心期刊的编委、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