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辛:泰山竦峙须仰止 桃李无言自成蹊

发布单位:关工委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7-04-19

  

  杨辛:泰山竦峙须仰止 桃李无言自成蹊

  

  编者按: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唯有如此,才能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北京大学有这样一个奖项,它是首个以品德命名的奖学金,学生能力之中以品德为重,这就是以北大哲学系教授杨辛先生捐赠设立的“杨辛荷花品德奖”。2014年起,北大每年评选一次“杨辛荷花品德奖”,奖励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该奖获奖学生发起并组建了北京大学“荷风学社”,成为在校园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学生组织。而杨辛先生重视品德,并对下一代关怀备至、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着更多人投入立德树人的工作中去。

  

  杨辛,1922年5月生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教授。当代美学家、书法家,中华美术学会顾问,中国紫禁城学会顾问,山东省泰山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泰山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华美学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曾任全国高等美学研究会副会长。1989年当选北京市高教系统劳动模范,1992年获国务院所颁“对国家高等教育有突出贡献”表彰证书。主要著作有《美学原理》(与甘霖合著)《师岱堂集墨》《杨辛诗书选》,并主编有《青年美育手册》《艺术赏析概要》等读物。晚年投身慈善工作,先后设立“汤用彤奖学金”“杨辛助学金”和“杨辛荷花品德奖”,并无偿捐赠书法作品、荷花艺术珍品148件(收藏于“北京大学荷花艺术藏品展馆”暨北大首个“立德树人教育基地”)。

  坎坷求学 良师为伴

  杨辛的早年经历坎坷,幼年父母便相继离世,经济也一度陷于窘迫。为了尽早就业,他进入重庆职业学校学习会计,学习不过一年,便再次迫于家境,到了民生轮船公司做学徒,分管记账。几年后,经公司上级资助,杨辛得以到南开中学就读,在这里,他认识了同班同学汤一介,并将自己从小的爱好发扬光大,创办名叫“偶尔”的漫画壁报,闻名校园。

  1944年,抗战形势紧张,为了抵御外敌,杨辛和二十几个同学报名参加了印缅远征军。在日复一日的单调训练中,他逐渐了解到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黑暗。印缅远征军回国途中,他听闻国民党计划将这支军队调到国共东北战区参战。不欲同胞相残的杨辛对这场战争极度排斥,于是,在到达曲靖的当夜,他就和同学乘火车前往昆明,后借住于汤一介家。时汤一介的父亲汤用彤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对他颇多照顾。杨辛除卖报纸和做小孩的家庭教师维持生计外,也帮汤先生抄录文稿,长达一万字的《魏晋玄学流别略论》就是由他代为抄录的。除此之外,他积极投身“一•二一”学生运动,通过画漫画、写诗的方式揭露社会的黑暗。他还拜访闻一多、费孝通等先生,同他们交谈学习。

  1946年,杨辛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师从著名画家董希文,并多次受校长徐悲鸿指点。两位老师的学术修养和人格魅力深深影响了杨辛,直到现在,他仍能回忆起与先师相处的点滴:“徐悲鸿先生很热情,我特别记得他给我们讲《尼克拉•米林吉斯使三名无辜者免于死罪》这幅画,他讲,这幅画的高光只有一点,就是在刽子手的眼睛上,这么一用,刽子手的凶残就全表现出来了。他特别跟我们强调,画画的时候,高光不能乱用,一定要用在最需要强调的地方。他还经常让我们到他家去,把从法国带回来的画册给我们看。徐悲鸿先生是很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的。”后来他因带头组织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列入黑名单,不得不放弃学业转移到解放区,之后便一直在外地参加革命工作。他再回到北京,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因缘择业 倾心治学

  1956年,杨辛受汤用彤教授钦点,重新调回北大任汤教授助手。在这里,他不仅与汤先生相处甚洽,更近距离接触到马寅初、张岱年、宗白华、朱光潜等学术前辈。他们将学术境界与人生境界高度统一的人生态度极大地震撼了他。尤其是朱光潜先生,杨辛至今还保留有他为全国美学学会举办的第一期美学教师进修班所写的手稿;朱先生将马列主义与美学结合的思想,也启发了他之后的美学研究。

  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的第一任系主任便是杨辛。那时候,全国其他高校都没有专门的美学教研室,甚至在美学研究上,进展也很不充分,有许多领域亟待开垦。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他同甘霖、于民等青年教师在前辈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的指导与协助下,开设必修课“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专题”“美学原理”等,选修课“中西美学史”等。其中,“美学原理”由他和甘霖合作开设。

  在 “美学原理”这门课程中,杨辛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上考虑授课目的、性质、方式:“为了开这个课,我和甘霖老师在两个方面下了功夫:一是寻求奠定美学的哲理根基,这方面我们选定了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二是考虑到教学趣味性,我们决定把抽象概念和美的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欣赏到人类文化史上的典型审美对象,特别是艺术作品,深入浅出地进行讲授。这样,美学不再是一个神秘的、遥远的、空洞的概念,而是真正跟我们的实际生活发生了关联。”杨辛的美学课逻辑清晰、生动活泼、取材广泛,吸引了大批学生。据当时同学回忆:最初一个课堂有两百多人,后来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多,发展到一个礼堂六百多人,教室里人头攒动的场景,令他记忆犹新。

  随着“美学原理”课声名鹊起,1980年,杨辛应邀到中央电大参与第一届全国美学教师进修班的授课工作。在这门课上,他把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有机结合,辅以幻灯片、图片、录像带等多媒体方式,将电影、戏剧、建筑风景等多元素材涵盖到其中,收效甚好。据电视台统计,在杨辛执教电大的十年内,除正式学员外,每年收看此讲座的观众都在十万人以上。他还于1984年向北京市60所高校德育教师讲授一学期的“美学原理”课。

  杨辛在1960年参加了由国家教委组织的国家高校教材编写工作,主要参与王朝闻负责的《美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他为此做了不少补充性的学术研究,并频繁与负责此书的王朝闻进行交流。这一经历为后来与甘霖合著《美学原理》打下了重要基础。1983年,《美学原理》初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在他与甘霖的“美学原理”授课讲稿的基础上增删修订而成,一经出版便引起巨大轰动,并于1989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到今日,《美学原理》教材已经再版四次,印刷将近90万册,足见其经典地位。

  除专业性的学术著作外,杨辛还编有《青年美育手册》等工具性通识读物。《青年美育手册》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全国第二次“美学热”的背景下编成,编纂目的主要是向广大青年乃至全社会普及美。在编订过程中,他不辞辛劳、排除万难,广泛邀请美学相关的各界学者撰稿,最终汇成三十万字的巨著。谈起这一工作,他说:“我活着的意义,就是为普及美学的,我忘不了恩师汤用彤的教导:学术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要化为一体,做到高度统一。辛苦的过程也始终伴随着愉悦。因为普及美学知识,向社会传播美,是我一生的追求,所以即使辛苦,我也乐在其中。”

  在教学工作中,杨辛还特别注重与其他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相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就对与他的交往记忆犹新:“杨辛老师还有一种待人和善的精神,无论身份地位,尤其对于下辈、对年轻人,总是能鼓励你,热情地帮助你。”

  杨辛在教学与治学方面的不懈开拓和严笃精神,为同辈学者和社会各界所公认,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特别肯定他在美学研究方面的成绩:“《美学原理》这本教材,无论在北大的,还是在其他高校的哲学系,都被广泛使用。他对美学教材的建设和美学教学过程中,都作过很多贡献。”1989年,他被评为1985-1988年度北京市高教系统劳动模范;1992年,他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这都是对他多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种肯定。

  泰山气魄 荷花风骨

  杨辛与泰山的相遇,始于1979年。临近耳顺之年的他第一次目睹泰山日出的恢宏图景,遂被其巍峨气势所折服。然而后来的几次登山,大多从亲近自然、颐养性情的角度出发,直到1986年参加为泰山申请文化遗产的调研小组,他才重新认识了泰山,重新认识了它自身所拥有的美学特征及承载的厚重的华夏文明符码。最终,这次考察成果凝练为《泰山的美学考察》一文。在文中,他将泰山自然美的主要特点用“雄伟”一词概括,并罗列构成泰山独特的“雄伟”气魄的主要因素;他还进一步说明了泰山自然美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与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在篇末,他总结归纳了泰山审美的历史发展,将其抽象为“自然崇拜”“比德”“畅神”三个阶段三种方式。1987年,泰山申请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据说,《泰山的美学考察》申请书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是写得最好的一份报告。

  然而,对杨辛自己来说,若要用一个词概括泰山最深刻的影响,当属“生命”的“生”字。从泰山日出、泰山松,到泰山上的挑山工,无一不体现着源源不息的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疾病缠身的他就是靠着坚持登山、感受泰山精神、学习泰山品格,而幸运地摆脱了病魔的侵扰。时至今日,杨辛为泰山创作了30多首诗歌(其中29首被收录进《全泰山诗》)。其中的代表作,是他在泰山考察时撰写的《泰山颂》――“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被认为是“当代歌颂泰山的经典之作”,在后来广为流传,更由他亲自题字,刻石于泰山天外村和南天门景区。

  “如果说泰山是阳刚之美,那荷花就是阴柔之美。”在介绍“一字书法――荷”时,杨辛这样说道。一字书法是杨辛美学实践的集中表现,他运用中国水墨画的技法串联线条与色彩,创作出包括“春”“荷”“兰”“梦”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其中,荷字运笔多变,起笔润如嫩荷滴雨,收笔枯若残荷垂梗,几重顿挫,勾勒在素雅的画面上,颇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之风,这正是杨辛所崇尚和表现的荷花风骨:“荷花精神,一个是高洁,像孟浩然说的‘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另一个是奉献,荷花从根到茎,到叶、到花、到籽,全部都奉献给人类。荷花文化还与和谐文化融合在一起,在荷花艺术里面,‘荷’谐音‘和’,寄托了人们对和谐、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除创作荷花作品外,杨辛还收藏有各类荷花艺术品,包括各类雕刻、瓷器、刺绣、剪纸、绘画、书法等十多个艺术门类。这些作品无一不是珍品、精品。拿一件水晶雕作品举例,460cm*20cm的水晶雕,底部深墨绿的幽灵象征淤泥,纵向延伸的杆状物为碧玺,象征荷茎。上方晶莹的水晶刻成荷花,茶黄色处刻成莲蓬。右下方刻有一螃蟹,左下方有一青蛙,寓意和谐和清廉,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但相比工艺上的价值,这些艺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品格或许是他更为看重的。“我希望通过对荷花的收藏与展出,弘扬荷花所代表的精神,把美育和德育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人生境界变得更高尚。”

  “登泰山而悟生,赏荷花而好洁”,这是杨辛对泰山和荷花精神的体悟,也是他奉行一生的准则。

  无私奉献 立德树人

  谈到对劳模精神的理解时,杨辛这样说道:“我觉得劳模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自觉做奉献,只有在奉献中,才能收获最大的快乐。”这位老人,至今仍居住在一所几十平方米、只有简单装修的老旧单元房里,每日粗茶淡饭,但对北大、对整个社会的无私奉献,却让他俨然成为了精神上的“富翁”。

  21世纪初,杨辛开始投身慈善事业,尤其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几年间,除了将自己书法作品无偿捐献外,他还于2010年5月在泰山岱庙举办“《泰山颂》――杨辛书法艺术暨荷花艺术藏品展”。在这次展览上,他把展出的书法作品《泰山颂》义卖款全部捐赠给泰山一所小学。2012年,他被授予“第六届中国财富人物公益慈善终身成就奖”,作为对他多年来奉献的表彰。2016年12月18日,杨辛、钱绍武泰山景区“三工”慈善基金义拍在岱庙信道堂举行,本次义拍共筹善款500多万,全部用于奖励泰山上默默劳动的清洁工、缘化工、挑山工。

  除了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外,杨辛也对其深深眷恋的母校作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6月,杨辛出资100万,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设立汤用彤奖学金、杨辛助学金。其中汤用彤奖学金60万元,用于奖励哲学系学业突出的学生;杨辛助学金40万元,用于帮助哲学系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2013至2015年,他先后捐资100万元设立“杨辛荷花品德奖”,奖励具有优秀品德的学生,这是北京大学首个以品德命名的学生奖项,用于奖励品德高尚的学生楷模。谈到这个奖项设立的初衷,杨辛说道:“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蕴含着高洁和奉献的精神,也寄托着对和谐、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在人的一生中,最珍贵的就是品德。大学要教书育人,首先要立德树人。设立荷花品德奖,就是想通过弘扬荷花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崇德向善。”首届“杨辛荷花品德奖”于2014年4月份颁发,迄今为止,获奖人数达45人,分布在哲学系、数学系、物理学院等多个院系。

  2013年12月,杨辛将珍藏的148件书法作品、荷花艺术藏品无偿捐赠给北京大学,后者将其建成“北京大学荷花艺术藏品展馆”。2014年7月展馆在北京大学挂牌,其为学校首个“立德树人”教育基地,于2015年5月被教育部关工委、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挂牌其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每每谈起这些捐赠,杨辛总是自谦,说北大对他有“涌泉之恩”,他目前所做的,只称得上是“滴水以报”。

  被问及为何积极从事慈善与美育工作,杨辛深情回忆起恩师汤用彤及北大的各位前辈对他的影响:“小时候我家里条件不好,是汤用彤先生和师母一直在帮助我,汤先生不仅有深厚的学问、严谨的治学精神、正直善良的品德、淡泊名利的人生观,而且充满热忱地培养下一代,我曾写过一首诗‘春风化雨,绿草如茵,燕南庭院,有我双亲’来纪念他们,汤先生的恩情我永远铭记在心。后来我接触过的徐悲鸿、朱光潜等无一不是这样。我深受感动,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概就有了投身美育工作、为社会作贡献的想法。”

  杨辛在日常生活中亲切平易的态度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现任荷风学社社长徐玉颍说:“历次交流中,杨辛先生总是带着和蔼的微笑,语气亲和,说到兴起之处开怀大笑,让人体会到巨大的生机和活力。”2013级哲学系本科生孔博琳同样对此感同身受:  “杨老师很亲和,让我感到是非常非常值得尊敬的学者,虽然年纪那么大了但依然热心治学,身体力行地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喜欢和年轻人聊天、探讨问题。”

  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唯有如此,才能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杨辛这种对下一代关怀备至、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着更多人投入立德树人的工作中去。

  (文章引自北京大学新闻网,作者为新闻中心记者 王可心 乔治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