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赏荷花而好“洁”,崇奉献而知“乐”――杨辛先生先进个人事迹

发布单位:离退休工作部            发布时间:2014-12-01

杨辛,19225月生,重庆市人。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当代美学家、书法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顾问,中国紫禁城学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山东省泰山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泰山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2年,杨辛被授予第六届中国财富人物公益慈善终身成就奖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北京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3年,被授予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北京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健康标兵”2014年,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以美引真,志在立德

杨辛先生早年就读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徐悲鸿先生和董希文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他调入北京大学,长期从事美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编著《美学原理》、《美学原理纲要》、《艺术赏析概要》等图书。作为一名教育家,杨辛先生在研究美、创作美、传播美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青年学生中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他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通过艺术品来进行教育,就是把美育和德育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人生的境界变得更高尚整个生命状态就是不一样的境界

为此,2013年,杨辛先生将珍藏的136件荷花艺术藏品无偿捐赠给北京大学,这批藏品包括书法、绘画、雕刻等。在杨辛先生的努力下,北京大学建成了校内首个以荷花为主题的艺术类展馆。2014年,学校党委进一步将该展馆建设为我校首个“立德树人教育基地”。

为更好弘扬以荷花精神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3岁高龄的他不辞辛劳,亲自为参观展览的学生们做解说。活动过程中,杨辛先生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对荷花艺术藏品做了详细的讲解,生动地向在场的同学们讲述了荷花的高洁品质和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并表达了自己不断追求人生目标,生生不已,奋发有为的人生梦想。参观展览的学生们深受感动,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宽同学说,“杨辛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荷花文化的内涵和寓意,使每一位参观者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洗涤,同时也聆听了一堂精彩的人生哲理课。”

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德炳在参观展览后表示,“荷花艺术藏品展馆是教育青年学生的鲜活教材,杨辛先生的人生哲理和精美的荷花艺术品对青少年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杨辛先生还捐资设立了基金规模达100万元的杨辛荷花品德奖,用于奖励品德高尚的学生楷模。这是北京大学首个以品德命名的学生奖项。

杨辛先生希望,通过欣赏荷花艺术藏品,学生们可以同他一道,在欣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的过程中净化心灵,达到品艺术而赞美,登泰山而悟生,赏荷花而好洁的育人效果。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在捐赠仪式上表示,设立杨辛荷花品德奖,引导北大青年学子敦品励行、一心向善、学会感恩,对于北京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以美导善,涌泉树人

在培养青年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杨辛先生不仅注重青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而且还十分关注他们的学业发展并关心他们学习生活中实际困难的解决。

20126月,杨辛先生出资一百万元,在哲学系设立汤用彤奖学金、杨辛助学金,其中汤用彤奖学金占基金总额的60%,即60万元人民币;杨辛助学金占基金总额的40%,即40万元人民币。奖助金用于奖励哲学系学业突出的学生和帮助哲学系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奖助金的设立饱含了杨辛教授对哲学系的深厚感情、对教育事业的无私付出,更凝结了对后辈学生的殷切希望。

在奖助学金设立仪式上,杨辛先生追忆了恩师汤用彤先生淡泊名利、提携后辈的仁者之风,表达了自己对恩师的敬佩之情和感激之心。他表示,进入晚年后,常有感恩之心,将之化为对集体、对他人的奉献精神,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是个人晚年幸福的源泉。他也衷心希望青年学生更加注重道德养成,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回报社会。

尹新然同学在获得杨辛先生资助后表示,面对这样一位真诚坦荡、无私奉献的长者,我的心中满是敬意和感动。我敬他历经艰苦却不曾屈服的坚韧,受人之恩定涌泉相报的真挚,一心为他人却不求回报的纯真,以及蕴含灵气与生命的艺术心灵。杨老师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还有这瓣人格的馨香。金钱有价而心意无价。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这瓣馨香的传递者,让更多的人有所受益,不负杨老师今日的资助之情。

杨辛先生的慷慨捐资,在于学生们无异于雪中送炭,但是他自己对此反应却很平静。他常常表示,我的这个捐赠是涌泉之恩,滴水以报,一般所说的是滴水之恩,涌泉以报,而我的实际情况却是涌泉之恩,因为北大对我的恩情太重,我做一点事情非常轻微

2012年,因为在捐资助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杨辛先生被授予第六届中国财富人物公益慈善终身成就奖

美伴人生,心系燕园

杨辛先生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强调自然之美,兼具画意,且气势磅礴,大多是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他认为书法的美不仅在于书写的好看,更重要的是和人的精神相通,所以要用心去写。在创造过程中,他以泰山和荷花为创作灵感的源泉,尽情用书法艺术诠释时代的民族精神:以泰山寓意人生当自强不息,以荷花寓意君子当品性高洁

作为一名美学家,杨辛先生始终把他对美的理解贯穿在自己的思与行之中。201012月,杨辛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美伴人生――杨辛书法展。在展览开幕式上,他宣布此次展出的百余件作品全部无偿捐献给北京大学,把书画的艺术之美作为对母校的深情回报赠与北大师生。2013年,杨辛先生捐赠的这百余件作品在经过整理后重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出。杨辛先生表示,这些作品倾注了他丰富的情感,多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希望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能够绵延长久。

杨辛先生作为美学家、书法家,在离休后不仅精研书法艺术,用自己的方式投入对美的不懈追求之中,还积极带动身边的老教授、老同志一起诠释美。他担任北大书法研究会会长多年,至今仍作为名誉会长指导其他老同志们的书法创作。在他的带动下,我校书法研究会人数不断增加,老师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书画展,形成了追求美的氛围,为繁荣校园文化发挥积极作用。